ENGLISH | 中文版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来西亚架起跨区域合作桥梁

添加时间:2025-08-05 23:10:08

参考消息网8月4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8日发表题为《马来西亚为何寻求持久的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的文章,作者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高级研究员、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教授郭清水。文章摘编如下:

马来西亚5月27日在吉隆坡主办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这是安瓦尔·易卜拉欣总理在马来西亚今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力促的标志性举措之一,标志着这个有可能重塑亚洲外交格局的三边跨区域论坛朝着制度化迈出第一步。

这次峰会吸引了媒体的广泛报道。一些人称赞它是“前所未有的重要的外交活动”,是一个充满巨大的经济前景和地缘战略重要性的平台。

马来西亚长期抱有充当不同区域和文明之间桥梁的雄心,这或许是理解上述举措的真正重大意义的最佳视角。显而易见的是,在举办这一最新论坛方面,马来西亚的领导作用和国家利益发挥了作用。

但更深层的、往往被忽视的推动力是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的必要性。正如外交史学家安东尼·米尔纳所观察到的,马六甲王朝在15世纪发挥着塑造地区秩序的作用,充当着从中国经由马来群岛通往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贸易路线上的关键节点。

这种历史联系继续影响着马来西亚作为重要区域和次区域之间“关键桥梁”的现代角色。如今,这体现在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和其他地区对话伙伴一道促进旨在弥合不同利益、作出有约束力承诺以及进行有意义合作的机制和一体化。

这些不是空洞的抱负。马来西亚数十年来积极行动,与地区伙伴合作发起各种论坛。

恢复古代贸易路线和人员联系的努力不应被误解为马来西亚或东盟完全转向具有替代性的南南结盟。相反,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东盟-中国-海合会这个三边机制增添了新一层的伙伴关系。

追求多方结盟(作为手段)以服务于不结盟(作为目的)的理由正趋于一致,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继续通过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集团建立包容性伙伴关系来促进“东盟中心地位”之际。

安瓦尔认为,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将为东盟及其伙伴“开启新的经济机遇”。

安瓦尔曾宣称:“通过连接东盟、中国和海合会,我们可以在东南亚、东亚和中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我们这几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战略联系更加深入。”他强调,这种联系将促进在“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多样化”方面的合作。

安瓦尔在峰会的开场白上重复了这些言论,表明他希望将亚洲各地多样化和充满活力的多个文明联系起来并加以利用。

当然,地区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是马来西亚外交身份的核心,早在安瓦尔之前就已存在,并很可能继续存在。东盟其他成员国也在不同时刻为推进“以东盟为基础的”或“东盟+”多边主义发挥过关键作用。

如今,前所未有的、持续不断的全球多重危机催生了对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等跨区域平台的需求。

面对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全球不确定性,东盟必须扩大互联互通并深化合作,以实现多样化并抵消该地区与美国长期经济关系的潜在弱化。这种方法寻求对冲和减轻迫近的风险。

因此,培育更多市场和合作伙伴对于抵御冲击、实现机会最大化和增强经济协同效应至关重要。

《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概述了许多可能性,包括促进自由贸易,欢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全面完成,期待升级议定书早日签署和生效;期待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谈判早日完成。

随着时间推移,贸易多样化和经济协同效应能够协调平行的发展和外交轨道,增强区域和区域间复原力。

 
产业合作 更多>  
版权所有: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941
京ICP备18010848号-3 电话:010-64632564/010-64655230    传真:010-64655230
邮箱:cabc_asean@163.com      ricc@rcep.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