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对商品溯源认证不仅是一张“过滤网”,用来阻挡假冒伪劣产品,更是一张“数字护照”,助力越南商品出口到全球市场。
从阻挡假冒伪劣商品的“过滤网”开始
据国家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和假冒商品指导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各部门和地方共查处50736起违法案件。其中包括36600多起商业欺诈和税务欺诈案件,涉及假冒伪劣商品生产与经营、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近3300起。
在“原产地认证——越南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研讨会上,公安部国家数据中心(C12)副主任范明进指出,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日益突出,充斥在超市和医院,给职能部门带来巨大挑战,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惑。因此,对商品真实性、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的要求不仅服务于国家管理,也是增强国内市场信心和融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
越南工贸部国内市场管理与发展局局长陈友灵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要证明某一商品是假货,必须得到品牌持有方,尤其是大型品牌的确认,执法机关才能借此作出处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执法机关必须在24小时内给出鉴定结论,确认是否为假货,否则必须将商品退还。”
通往世界的通行证
溯源认证是数字经济中的必然趋势。越南完全有能力最大化利用溯源技术的潜力,构建一个透明、高效、并在出口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数字经济体系。
越南科技部国家编码与条形码中心代理主任裴伯正表示,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世界各国均已在整个生产链乃至出口环节实施了可追溯的编码识别系统。越南也完全有能力通过追溯与控制,实现产品身份识别,并在全民监督下进行透明申报。
裴伯正说,“这正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数字护照,有助于实现出口目标、提升国家形象与地位”。
越南国家数据协会代表阮辉表示,在全国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应用科技手段进行产品溯源已成为必然要求。此项工作必须成为一项自上而下的政策,确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管理、同步实施,适用于所有企业,并具备与国际体系互联互通的能力。